白色光照到某些物體后,被選擇性的吸收,其余部分經(jīng)反射或透過時,人的視覺即感知物體的顏色,并根據(jù)物體對不同光波的吸收程度,而產(chǎn)生千差萬別的顏色,這種產(chǎn)生的顏色以何種性質來識別?一般對顏色的區(qū)別先以紅、黃、綠等色相的差別來區(qū)分,再以明暗來區(qū)分,如相同紅色是明紅色或暗紅色,以明度之尺度加以識別。接著雖然相同色相、明度的顏色,以顏色之鮮艷度即彩度之尺度將顏色區(qū)別如鮮紅、三蜀紅等。綜上所述色相、明度、彩度稱為色彩的三屬性(也稱三要素)。
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區(qū)別色彩種類的名稱。光譜上的紅、橙、黃、綠、藍、紫等六色,通常用來作為基礎色相。但是我們能夠區(qū)別的色相,不只是這一有順序的六種色彩,在這一順序中尚有無數(shù)的種類存在于其間,例如紅色系中有紫紅、橙紅;綠色系中有黃綠、藍綠等色彩。光譜上的色光帶成條狀,秩序分明。為了研究與運用方便,通常將其連結成環(huán)狀。
色相
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淺差別。
色彩的明度差別包括兩個含義:一是某一種色的深淺變化;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間存在著明度的差別。
將某一種色相加入或黑色、色彩就會明亮或灰暗。例如粉紅、經(jīng)、深紅、暗紅都是紅色,但一種比一種深,這種稱為色彩深淺的變化。
以純凈的紅色,依次以等差的量加入白色,使其純度降低,便得到從灰到艷的各種純度色彩,這種稱之為色相的明度差別。
彩度
彩度是指顏色的鮮艷度,彩度也稱純度或飽和度。以顏料為例,把一種純凈顏色加入白或黑,其結果使顏色相應降低了彩度,或趨向柔和或趨向沉重。
色立體
將色相、明度、彩度以三座標軸所構成之關系圖即成(見上圖)色立體。色立體的模式是將黑配置于下端,白配置于上端,中心軸表示明度的層次,其間配置于灰色,此中心軸也稱無彩軸,以此無彩軸為中心的圓周上配置色相,依次排列紅、橙、黃、黃綠、綠、藍綠、藍、藍紫、紫、紫紅,形成了色相環(huán)或色輪。
色立體
相同色相的顏色,根據(jù)明度及彩度之順序,配置于一平面者稱謂“等色相面”,在等色相面內,彩度愈高者即高彩度者,配置于離無彩軸愈遠。
由色立體可以看出:三屬性的色相、明度、彩度,各具備其獨立的性質,例如對于相同的色相,相同明度的點有彩度的變化;對于相同色相,相同彩度之處有明度的變化。因此色彩的三屬性相互間不存比例關系。
有彩色與無彩色
白色、灰色、黑色位于立體模式的中心軸,是不屬于任何色相,即其彩度位于0處,如此不具有色相和彩度之性質的顏色,總稱為:“無彩色”。換言之,所謂的“無彩色”是只具有明度屬性者。而同時具備色相、明度、彩度三屬性的顏色總稱為“有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