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分析儀的協議分析
邏輯分析儀與示波器相同,是通過采集指定的信號,并通過圖形化的方式展示給開發(fā)人員,開發(fā)人員根據這些圖形化信號按照協議分析出是否出錯。盡管圖形化的顯示已經給開發(fā)人員帶來不少的方便,但是人工將一串串信號分析出來不僅麻煩而且極易出錯。
在這個科技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一切都在追求高效率。自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協議 分析的發(fā)展方向。在這個思想的指引下各種測試儀器的協議分析功能出現并發(fā)展起來。目前大多數開發(fā)人員通過邏輯分析儀等測試工具的協議分析功能可以很輕松的發(fā)現錯誤、調試硬件、加快開發(fā)進度,為高速度、高質量完成工程提供保障。
關于這個問題廣州致遠電子有限公司的開發(fā)人員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回答:協議分析是在某個應用領域充分利用邏輯分析儀資源的統(tǒng)一體。邏輯分析儀無論采樣頻率,存儲空間,觸發(fā)深度等資源都是有限的,我們只有充分組合協議相關的組件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效用。
協議解碼是協議分析的基礎,只有解碼正確的協議分析才能夠被別人接受,只有正確的解碼才能提供更多的錯誤信息。
協議觸發(fā)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觸發(fā)深度和存儲空間,同時提供更多更可靠的觸發(fā),為快速發(fā)現和定位錯誤提供了一種高效的工具。
錯誤識別是邏輯分析儀的主要作用,它建立在協議解碼和協議觸發(fā)之上的,只有協議觸發(fā)功能強大才能采集到錯誤,只有協議解碼正確才能發(fā)現錯誤。
信息提示能夠充分利用顏色與視圖等資源,有效表達協議解碼的結果,使得用戶能夠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當然信息提示也能夠合理調節(jié)處理資源,節(jié)省用戶時間。
邏輯分析儀的定義
例如:一個待測信號使用200MHz采樣率的邏輯分析儀,當參考電壓設定為1.5V時,在測量時邏輯分析儀就會平均每5ns采取一個點,超過1.5V者為High(邏輯1),低于1.5V者為Low(邏輯0),而后的邏輯1和0可連接成一個簡單波形,工程師便可在此連續(xù)波形中找出異常錯誤(bug)之處。整體而言,邏輯分析儀測量被測信號時,并不會顯示出電壓值,只是High跟Low的差別;如果要測量電壓就一定需要使用 示波器。除了電壓值的顯示不同外,邏輯分析儀與示波器的另一個差別在于通道數量。一般的示波器只有2個通道或4個通道,而邏輯分析儀可以擁有從16個通道、32個通道、64個通道和上百個通道數不等,因此邏輯分析儀具備同時進行多通道測試的優(yōu)勢。
根據硬件設備設計上的差異,目前市面上邏輯分析儀大致上可分為獨立式(或單機型)邏輯分析儀和需結合電腦的PC-based卡式虛擬邏輯分析儀。獨立式邏輯分析儀是將所有的測試軟件、運算管理元件以及整合在一臺儀器之中;卡式虛擬邏輯分析儀則需要搭配電腦一起使用,顯示屏也與主機分開。就整體規(guī)格而言,獨立式邏輯分析儀已發(fā)展到相當高標準的產品,例如采樣率可達8GHz、通道數可擴充到300個通道以上,存儲深度相對也高,獨立式邏輯分析儀以往價格昂貴,從幾萬到數十萬人民幣不等,一般用戶很少用得起。最近臺灣OItek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OLA2032BTM獨立臺式EasyDebugTM邏輯分析儀,不超過2萬元人民幣經濟性價格讓每個工程師都用得起。尤其在數字電路教學中,改變了以往老式為了降低成本使用虛擬邏輯分析儀進而產生的不直觀、麻煩等問題,在同一個價格上,我們可以把臺式獨立邏輯分析儀很輕松地拎起來?;谟嬎銠C接口的卡式虛擬邏輯分析儀,以較小的成本提供了相應的性能,但是卡式虛擬邏輯分析儀也有很大缺點,它需要配備電腦才能使用,尤其數字測試中,工程師往往會陷入一堆PCB板中,采用旋轉按鈕的儀器要比在屏幕上移動鼠標更加方便。技術的發(fā)展也逐漸把示波器和邏輯分析儀的功能融合在一起,成為混合式的儀器(MSO),也稱混合信號測試儀器。